----发挥集团优势,回归核心业务,培育集团核心能力,价值创造,协作与联合 北京理德斯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战略咨询顾问 孙红军 第四讲 全球产业调整的五大趋势 1.总趋势: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有升有降,服务业比重上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发达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比重也在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相同指标仍在上升。1970~1993年,低收入国家(45国平均)的农业比重由37%下降到28%,工业比重由28%上升为35%,制造业比重由19%上升为25%,服务业比重由33%上升到38%。 这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总趋势,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全球工业化的重心向东半球转移。 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中,制造业所占份额,由1960年的28.8%下降至1990年的22.2%。北美下降10个百分点,仅为18.5%;西欧下降5.7个百分点,降到23.7%;日本下降5.5个百分点,达到29.1%。这一趋势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把与工业生产相关的服务业分离出去,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发展到“非工业化”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23个最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劳动者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从1970年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8%。非工业化现象最早始于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而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始,其他发达国家均出现类似现象。 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包括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日本、中国、韩国和其他国家)。据统计和联合国工发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量的份额,由1970年的86%降至1995年的76%,预计到2005年,将进一步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1995年的21.3%,预计到2005年,将继续上升至30.6%,其中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将占19.2%。 大企业加快结构重组,出现了减层与寻求合理规模的新现象,即为保持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原来在企业内进行的部分服务性活动分离出去或对外分包,使企业的主业更加突出,效益明显提高,并由此大大减少雇员。 新经济与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成长。 2.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转变为柔性生产。 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低速和不稳定增长新形势的要求。80年代初以来,技术领域的突破,推动了传统的批量生产系统向柔性生产系统转变。 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强调充分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将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顺应了新经济、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的时代潮流。我国不少企业也引入了柔性生产系统,但国内一般认为,这种实践主要是把计算机控制系统集中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实际上,柔性生产系统不仅是生产控制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管理组织系统的创新。广义的柔性生产系统,还具有如下特征: 推广模块化与标准化,加强设计与制造的紧密结合; 在生产过程中实行连续的质量保证; 建立灵活的自主管理小组; 及时生产及零库存; 加强供给链的一体化,缩短生产者、供应商与消费者在时空上的距离。 可见,柔性体系的柔性主要来源于对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环境的改进,而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增强。柔性生产的实质在于,通过对工作的良好管理与组织,来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保证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快速反应。 3.跨国集团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投资、贸易全球化的主角。全球性生产系统的扩张对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制造业的跨国公司仍起主导作用。虽然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跨国公司中,制造业跨国公司仍然唱主角。 在100家大跨国集团中,名列前14位的大都为制造业,其主要原因: 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是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许多部门都离不开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 制造业跨国公司规模大,基础好,技术成熟,具有雄厚的竞争实力; 世界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还不够,劳动成本较高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尚不容易向海外服务贸易领域转移。 4.消费观念发生新的变化 消费者主要从质量、价格、服务和品牌等方面来选择消费品,而不太在意消费品的原产地。这种情况在国外比较明显。消费偏好的大类逐渐趋同,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网络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国家间交往的频繁,造成消费偏好大类趋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阶层来说,大部分消费品在数量上业已得到满足,而对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日益突出。这就导致发达国家在80年代开始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在生产组织上,则从批量生产转向柔性生产。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的消费更多地转向休闲、文化和绿色产品,更加重视改善生活质量。 5.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6.世界级制造业特性 世界级制造业特性 世界级制造(WorldClassManufacturing简称为WCM)是形成于80年代末期的一种管理技术,美国著名生产管理学家R.施恩伯将其基本思想归纳成下列方面: 零缺陷的全面质量管理; -JIT生产方式; -充分授权自主管理; -满足用户要求的高度制造系统柔性。 它的精髓是:整体优化和弹性制造,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管理技术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WCM的创建也离不开ERP的支撑。WCM决定了内容,ERP提供了整合这些内容的机制与工具。也就是说WCM提出了优化管理的目标,支撑这个目标的是“自动化”与“智能化”两大系统,最底层的基石是ERP、工作流、商业智能和知识管理组成的e化管理平台。 世界级制造商的一些特性: 提前期比同行业缩短近50% 库存水平比市场上低20-30% 人均销售收入比同行业平均高出一倍 及时交货率达到100% 稳定增长的收益性 这些都是世界级制造商的一些特性。世界级制造商在收益率、市场占有率、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胜过其他的一般制造商。这决非偶然。那么世界级制造商是怎么做到将自己与其他的失败者分开? 一切都与实现企业业务目标有关。为实现目标必然要面对挑战,采用克服障碍、解决挑战的最佳对策,即选择合适的系统去保证最佳对策和解决挑战。如果你没有建立目标和评估结果的标准,成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日本制造业对阵中国的七条“秘诀”: 日经BP社社长吉村久夫,在去年访问中国时透露了他献给日本制造业对阵中国的七条“秘诀”。 十几年前,日本人说,一年不去两次美国就跟不上变化了;现在,日本人一年不来两次中国,就赶不上变化了。吉村久夫说,中国制造业力量的崛起令全球注目,这是日本企业界要学习的。 吉村久夫的七条“秘诀”: -要把人工生产与自动生产线分开。这样,日本公司既有规模效益的产品,也有附加值高的手工产品。 -要做一些生命周期比较短的产品。这样,等对手的水平赶上时,流行的潮流已经过了。 -培养多面手的工程师。日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让每一个工程师像螺丝钉一样只专注于一项工作。 -放开气魄,引进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要像美国硅谷一样包容来自全球的知识精英。 -不要给电子产品增加很多功能。电子产品功能再多,人们用的还是最常用的几项,其他功能都是废的,而且还会增加成本。 -不光是要造一个产品,还要提高这个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它创造更多的价值。 -日本公司要从一个生产基地变为一个研发基地。 这也是中国企业未来的竞争之道。如何成为世界级制造商-实现目标的7个关键点: *加速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间 *减少提前期 *减少直接物料成本 *满足客户交付和产品质量需求 *管理生产外包 *改进多工厂和全球运营管理 *改进业绩的可视性 一旦确定了这些挑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解你怎样去适应它们。在你的行业中这些挑战有多重要?哪些是优先考虑的对象?在这7个领域中你怎样表现自己?在你的行业中如何与其他制造商比较?如何与最好的一流制造商比较?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哪些方面?你的系统可以适应这些最佳实践吗? |